香格里拉独客宗

副标题:马茶古道上的重镇-独克宗古城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景点推荐:石板街 简介:独克宗也称为月光之城,位于在香格里拉。2010年开始收取古城维护费。 这是座被藏人称作“独克宗”的古城,它是按照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建成的。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起伏不平,那是一些岁月久远的旧石头就着自然地势铺成的,至今,石板路上还留着深深的马蹄印,那是当年的马帮给时间留下的信物了。 就仿佛是一首从一千多年前唱过来的悠长谣曲,接着又要往无限岁月中唱过去。滇藏茶马古道的线路从云南普洱经大理、丽江、中甸(今香格里拉)、德钦、察隅、左贡、拉萨、亚东、日喀则、柏林山口,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沿途经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拉萨河、雅鲁藏布江,还要翻越5座5000米以上的雪山。马帮的一个来回,往往要一年的时间。对于穿越茶马古道的马帮来说,独克宗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也是马帮进藏后的第一站,这算是相当舒服的一段路。 到了这里,石板街上的马蹄子是放松的,人也是放松的,马帮们可以住进藏人温暖的木板房里,把马关进牛棚,喝上一碗喷香热乎的酥油茶,还可以和自己看上的女人嬉笑怒骂。 香格里拉古城的初始叫法是“独克宗”,位于香格里拉县东南隅。唐仪凤、调露年间(公元676-679年),土蕃在这里的大龟山顶设立寨堡,名“独克宗”,一个藏语发音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为“建在石头上的城堡”,另为“月光城”。后来的古城就是环绕山顶上的寨堡建成的。与此呼应的是在奶子河边的一座山顶上建立的“尼旺宗”,意为“日光城”,其寨堡已经没有了,原址上是一座白塔。 香巴拉是一个隐藏在雪山中的神秘王国,国中居民不执、不迷、无欲,历代神圣国王,为未来的世界保存了良知与文明的有生力量。 但香巴拉不是普通人可以随意抵达的,要想进入香巴拉,行者须作精神修行。一旦进入香巴拉,就可以看到四周有双重雪山围绕,如同八瓣莲花。香巴拉居民富足和乐,喜欢遵循智慧而生活。 资深古建专家冯冬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古镇的商业开发有一个共同特点:土地寸土寸金,把能利用起来的空间都利用起来了,这是造成古镇房屋密集的原因。 冯冬青说,古镇的发展有一个历史沿革,以前人们在建造房屋时没有消防意识,路不宽,也没有预留消防通道。这在独克宗古城表现得很明显:古城交通道路狭窄,较宽的道路有4米,较窄的2米左右,达不到消防通道要求。据冯冬青了解,国内的古城在电线用什么材料、怎么走法、负荷量大小上普遍都存在问题:一些人为了节约成本,安明线,加了管的也不防火;用的电器多,电线负荷大,有的房屋电线老化、年久失修。冯冬青认为,造成古城大火有诸多原因,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结果,但是主要原因还是人们不重视。“大部分商家都有侥幸心理,管理者和使用者都没有这种安全意识。” 冯冬青告诉记者,在以前,古城的建筑都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自身情况很自然地一家挨一家修建房屋,不会出现特别密集的情况。“而且以前的人们盖房子时间长,几年、十几年的都有,盖出来的房子都是货真价实的。” 针对近几年国内频繁的古镇大火,冯冬青认为这归根究底还是一个“人”的问题,“人们首先得有这个意识。现在国内的古城都是游人越来越多,商户也越来越多,人多了就容易出现问题”。冯冬青建议,古城在管理和宣传上都得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同时,无论是使用者还是管理者,都要注意土木建筑的防火要点。冯冬青说,古人的防火方法是将厨房建在隔离火源的地方,但现在更需要“电”上考虑,即线路不要走在易燃物体上,如果不能避免,那就应该加强电线的防火保护。另外,还需要注意电线的保养和更换。对古城管理者来说,还应该增加消防措施的提前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