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洞头望海楼
副标题:气吞吴越三千里,名贯东南第一楼--望海楼
门票:40元/人
开放时间:8:00-17:00
景点推荐:望海楼主楼、颜延之雕像、诗词碑廊、同辉亭、泓澄亭、心赏亭
简介:望海楼是国家AAAA级景区洞头的重要景点之一,位于洞头本岛海拔227米的烟墩山,是洞头旅游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公元434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原址位于青岙山(今大门岛),2007年经重建后正式对外开放。
目前,景点内建有望海楼主楼、颜延之雕像、诗词碑廊、同辉亭、泓澄亭、心赏亭、白马古道等景观。望海楼主楼一至五层分别是帆锚相依、耕海牧渔、闽瓯风情、非遗奇葩、贵宾厅,楼内对洞头丰富的海洋民俗文化进行了集中展示,还勒有启功、沈鹏、韩美林、李铎、朱关田等名家墨宝,是观赏百岛美景、领略渔村风情的窗口。
作为洞头历史文化的窗口和百岛旅游第一景的望海楼,以其历史悠久、建筑雄伟、海洋民俗文化气息浓郁,跻身国内名楼之列,被誉为“气吞吴越三千里,名贯东南第一楼”,2012年11月望海楼加入中国名楼协会。
洞头望海楼始建于公元434年,为南朝刘宋时永嘉郡守颜延之所建设。
颜延之(348-456)琅琊临沂山人(今山东临沂),少孤贫,好读书,入仕后有廉声,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为南朝著名文学家,开一代典雅诗风;诗与谢灵运齐名,世称“颜谢”;又与谢灵运、鲍照合称“元嘉三大家”。
公元434年,颜延之因触犯朝廷朝贵,被贬为永嘉太守。他在巡视温州沿海时,在青岙山(今洞头区大门岛)筑望海楼以观海景。
公元826年前后,诗人张又新调任温州刺史,追寻先贤颜延之行踪,泛舟登楼。此时,望海楼已毁。遂赋诗感怀:
灵海泓澄匝翠峰,昔贤心赏已成空。今朝亭馆无遗制,积水沧浪一望中。此诗收入《全唐诗》中。
海岛建楼阁,实为不易;凭楼赏海景,雅客缅怀。直至清代,人们仍记挂望海楼。官宦温州20余年的诗人戴文俊作诗以记。
天风振袂上危亭,蜃市初消海气清。日暮云中君不至,高歌独有老龙听。
2003年,望海楼重建工程立项。2004年1月向全国征集建筑方案。江西省建筑设计总院陈星文先生主持设计的方案,在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陈星文先生是江西滕王阁第29次重建总建筑设计师。望海楼与滕王阁由此结缘。
2007年6月7日,望海楼主楼正式对外开放。以后,又历经两期扩建工程,建设配套设施及相关景观,景区规模形成,累计总投资8200余万元。
场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