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

副标题:我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 属性:教育部直属高校 官网:http://www.blcu.edu.cn 校训:德行言语 敦睦天下 简介:北京语言大学(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简称北语,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建立的,创办于1962年。1964年6月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1974年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1996年6月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校名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截至2013年11月,该校共有占地面积30多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2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总量90万册,数字图书3万多册。教职工1272多人,中国学生4万多人,外国留学生近9000人次。 北京语言大学创办于1962年,当时校名为“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 ”,1965年1月9日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 1971年10月19日,根据北京市革命委员会的决定,“北京语言学院”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合并。1972年10月16日,又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复校。1974年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 1986年开始招收现代汉语专业对外汉语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1988年,学校首次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研究生。 1996年6月13日经教育部(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7月2日经教育部批准,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 科研平台:截至2014年5月,该校建有语言科学院、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应用语言学研究所、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中国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阿拉伯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 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设立的唯一一个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被确认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 阿拉伯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中国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基地、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为国家汉办研究基地、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为北京市重点研究基地。 建设成果:2013年度,该校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总计789名,共发表论文441篇(其中国内学术刊物395篇,国外学术刊物27篇,港澳台刊物14篇,译文5篇),出版著作86部(其中专著37部,编著或教材37部,古籍整理1部,译著11部),提交被采纳研究与咨询报告15篇,获得1项新的发明专利。新立项的科研项目总计177项(其中纵向项目54项,横向项目24项,校级项目99项)。 2006年至2014年1月,该校共批准校级项目400余项,投入经费1475.46万元。经过校级项目的"孵化",共有254项课题获得上级部门项目支持,批准经费3780.55万元。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4531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9项,其中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获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3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 学术资源:截至2014年5月,该校编辑出版《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中国文化研究》、《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等五种期刊。